【發燒話題】蘇花改騎車去?

【發燒話題】蘇花改騎車去?

瀏覽人次 瀏覽人次:57407

蘇花改騎車去?

實戰蘇花改與舊蘇花公路 孰快孰安全?

刊頭-1
 

文/侯志凱 攝影/編輯部

蘇花公路是台灣東部的交通要道,是往來宜蘭花蓮的必經之路,也是許多車友在騎車環島時都會經過的路線。然而,依山傍海而建的蘇花公路雖然有絕世美景,但也因為特殊地質與地勢的關係,讓蘇花公路一直以危險聞名,也因此催生了蘇花公路改善計畫(以下簡稱蘇花改)的實現。然而到了今年二月初,第一階段的蘇花改雖然順利通車,但摩托車族群卻被拒於門外,蘇花改並不開放給兩輪摩托車行駛,無論大型重機或普通重機皆不可進入,因此受到許多兩輪車友的抗議。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蘇花改禁行機車,以及禁行機車後對於兩輪族群的權益受到哪些影響,就讓編輯部的深度分析來告訴您。

東台灣必經之路


48-146-147-
險峻的舊蘇花公路依山傍海擁有絕世美景,但同樣也屬於危險的騎車路段。

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時代,早在1870年代已建立蘇花古道,只可供行人通行,但因路況不穩時常坍塌,沒有多久又呈現荒廢狀態。到了日據時期後,日本人在1923年修復與拓寬了舊路,並改稱「東海徒步道」,顧名思義可供人行走,但仍無法行駛車輛。到了1932年時再度拓寬,並鋪設砂礫路面,讓車輛能夠順利行駛,又改稱為「臨海道路」。台灣光復後,臨海道路即被改稱為「蘇花公路」,但因為道路狹窄、彎道險峻,經常只能單向通行,直到1980年代開始拓寬,1990年後才變為今日可雙向通車的程度。然而蘇花公路因為地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帶,因此地震十分頻繁,再加上特殊地質的關係,邊坡容易鬆動,經常有落石的發生,每到暴雨來臨時更是容易崩塌坍方,不僅導致交通堵塞的問題,對往來車輛更是造成危險,因此蘇花改的議題才逐漸浮上檯面。
66-163-1

蘇花公路依山傍海,是台灣最有特色的公路。

48-146-1
舊蘇花公路經常有坍方的狀況,封路整點放行的例子履見不鮮,對於東部地區的交通已造成不小的衝擊。

 

蘇花改應運而生

原先的蘇花改因為環評問題遲遲未通過,但在2010年10月發生遊覽車因為被大雨落石擊中而墜海,最終造成26人死亡失蹤的慘劇,也讓蘇花改的議題再度成為焦點話題,隨後蘇花改環評加速通過,從2011年開始分段開工。蘇花改共分為A段蘇澳至東澳段共9.7km、B段南澳至和平段共20km、C段和中至大清水段共9.1km,全長38.8km,共有8座隧道、12座橋樑,其中A段已於今年2月正式通車,預計2020年全段通車。原本編號為省道台9線的蘇花公路,在蘇花改通車後,也轉移至新路線蘇花改上,原本舊的台9線改編為台9丁線,仍持續通車,現今供大客車、大貨車與摩托車行駛,新通車的蘇花改目前僅供小客車通行。



02-1
蘇花改共分為蘇澳至東澳、南澳至和平、和中至大清水三段,全長38.8km。(圖片來源:交通部)


25-1
蘇花改共有8座隧道,在蘇澳的起點處就會立刻遇到蘇澳隧道。

 

禁行機車的蘇花改

01-1

嚴格來說,蘇花改建造的目的就是要給予用路人一個安全的行車環境,然而在近日蘇澳至東澳段通車後,兩輪摩托車卻禁止通行,根據相關交通單位的說法,蘇花改是國內第一條有長隧道群的省道公路,隧道內空間與視野具封閉性,考量長隧道群車輛行駛產生廢氣的因素,整體空氣品質、噪音、溫度對機車騎士具身心理負面影響,為了保護機車騎士的安全,所以輕重機車輛除仁水隧道有機慢車道,仍將限制僅能行駛原台9線路段。換句話說,蘇花改的長隧道路段摩托車都是禁止進入,只能行駛原本彎彎曲曲、落石不斷的舊路線,要跟同樣禁行蘇花改的大貨車一起爭道,騎士依然要承受原本蘇花公路不佳的行車品質。

11-1
蘇花改禁行機車最大的理由,就是說長隧道騎車會影響騎士身心狀況,這種保護主義心態未免過重。

 

  摩托車行駛蘇花改相關罰則
法條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0條
 

汽車駕駛人,駕駛汽車有違反本條例之行為,經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制止時,不聽制止或拒絕停車接受稽查而逃逸者,

除按各該條規定處罰外,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。

  汽車駕駛人,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,而本章各條無處罰之規定者,處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:
內文 一、不服從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指揮、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或稽查。
  二、不遵守公路或警察機關,依第五條規定所發布命令。
  三、不遵守道路交通標誌、標線、號誌之指示。
  四、計程車之停車上客,不遵守主管機關之規定。
結果

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0條2項2款規定,處900-1800的罰鍰

並自2018年3月1日起,違規車輛加採記點處分,半年內若被記6點以上,將被吊扣駕照一個月

 

蘇花改騎乘實戰

蘇花改禁行機車舉措,自然是受到了廣大機車族群的批評,原本在路權上就面臨弱勢的機車族更是成為政府認定的二等公民,一條新穎、平順、路面品質良好的省道,理當由全民用路人共享,然而機車族群(不分大重或普重)卻無法使用新路段,只能回去行駛原本狀況不佳的蜿蜒路線,讓騎士承受更高的行車風險,這種家父長式的管理心態只能說是本末倒置,忽略了機車族群行駛時真正面臨的威脅。為了驗證蘇花改的長隧道是否真的會影響到騎士的身心狀況,編輯部特別實戰蘇花改新開通的蘇澳至東澳段,通過全長3.4km的東澳隧道,來看看實際騎乘後對騎士身心究竟有什麼影響。另外我們也行駛了原本蘇花公路的路線,比較新舊路段的騎乘感受與時間花費,究竟有哪些差異。


12-1
蘇澳至東澳段的蘇花改採雙向各一線道的配置,速限60km/h,車速並不算快,甚至較部分省道低,騎乘摩托車並不是問題。

 

蘇澳至東澳 路線比一比

蘇花改道路平順又快速 騎士身心狀況良好


13-1
白米高架橋路面平穩,側風也不算大,摩托車行駛其上的感受與一般常見橋樑類似。

從蘇澳端進入蘇花改後,一開始就進入蘇澳隧道,但長度僅254m,很快就出隧道,來到了白米高架橋,新鋪設好的柏油路面相當平穩,搭配兩側山勢起伏,頗有行駛紅盾牌快速公路之感,橋上側風不算大,但因僅有一線道通行,再加上速限60km/h,行車速度並不快,機車在此平穩騎車並不是問題。接著再近入全長3.4km的東澳隧道,為左線道通行,右線為路肩禁止行駛,筆直的隧道同樣路況良好,而且各式燈號齊全,無論是交通指標或是逃生出口的燈號都十分明顯,在隧道內騎車的條件與安全性算是相當良好,與舊線彎曲的起伏山路相比,在蘇花改隧道內騎車實在是安全順暢多了。至於交通部所說的騎乘長隧道會造成騎士身心不佳的狀況,編輯部騎乘一趟下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,依然意識清晰頭好壯壯。最後出了東澳隧道後,再經過僅212m的東岳隧道後,即達到東澳車站旁台9與台9丁(原蘇花公路)的叉路口,整趟下來約12分鐘騎完,至此蘇花改A段算是完全結束。


14-1

蘇花改隧道路況良好,騎士也沒有出現任何身心不適的狀況,實際騎乘可說是輕鬆通過身體健康。


15-1
東澳隧道全長3.4km,筆直的設計節省不少行車時間,也讓蘇花改的安全性與效率獲得提升。


路線一
行駛結果:蘇花改(新路線) 里程:9.7km 行車時間:約12分鐘(圖片來源:Google Map)

 

舊蘇花曲折蜿蜒 路況不佳險象環生


21-1
蘇花公路上依舊可見大貨車行駛,加上地上隨處可見的煞車水痕,對騎士而言才是身心壓力較大的路段。

在騎乘蘇花改蘇澳至東澳段後,我們發現新的蘇花改道路平穩順暢,騎乘摩托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,當然為了與舊路線的比較,我們立刻轉往台9丁,也就是原本的蘇花公路來體驗兩者路段的差異。當我們一進入舊蘇花時,就遇到了不少大貨車,老實說這些大貨車司機水準參差不齊,有些司機算是相當遵守交通規則,雖然開得慢,但在避車彎處也會讓後方車輛先行,不過還是有部分趕路的大貨車司機,不斷給予騎士施加壓力超車,讓騎士對這些大貨車抱持著很大的戒心。此外,彎曲的道路與坑坑洞洞的路面品質,可說是蘇花公路的常態,再加上地上偶有的落石與大貨車長長的煞車水痕,整趟15km騎下來對騎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,時間上更是花費了25分鐘,無論是安全性與時間,蘇花改與舊蘇花公路可說是天壤之別,舊蘇花唯一的優勢,就是那懸崖峭壁間行車的絕世美景了。


22-1

蘇花公路依山傍海的美景堪稱經典,這也是在此騎車最大的優點。


23-1
蜿蜒的道路與起伏的山勢,都增加了蘇花公路行車的危險度,也讓行車時間拉長許多。


路線二
行駛結果:蘇花公路(舊路線)里程:15km 行車時間:約25分鐘(圖片來源:Google Map)

兩輪短評

在實際騎過蘇澳至東澳間的蘇花改與舊蘇花公路後,發現兩者行車感受有很大的差異,新的蘇花改不僅大幅節省時間,重點是騎車安全性大大提高,而長隧道騎乘下來並不會造成騎士身體不適的狀況,交通部隨便以此種理由敷衍過去,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。我們認為蘇花改當初建設的目的,就是要給用路人一個安全的行車環境,在蘇花改騎車的安全性其實大大優於舊蘇花公路,交通部門不應再漠視機車族群的權益,廣大的兩輪騎士,也應該要有一條安全順暢的蘇花公路才是。

R2-5-1
雖然蘇花公路風景壯麗絕美,但畢竟危險度較高,兩輪騎士應該要有一條更安全的道路才是。